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0-10-18    作者:     来源: 本站     点击: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实验室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员工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由于停电、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

(1)由于停电、爆炸、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

(2)火灾、地震和所有其他种紧急状态。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实训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职下:

     组长:  汤小平   张晖 

     副组长:  薛军  

成员:  赵伟   杨晓红 王倩 燕毅峰 陶玉清  杨步仁  邵勇   崔启兵

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中心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

(4)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6)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7)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四、预防和管理

(一)火灾爆炸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2.对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栓定期检查、更换;

3.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各明火设备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二)高温设备的防范措施

1.加热、产热仪器设备须放置在阻燃的、稳固的实验台上或地面上,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使用过程中须有人值守,使用完毕后应按要求关闭设备,切断电源。

3.禁止用电热设备烘烤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塑料等易燃物品。

4.应在断电后安全温度下,采取安全方式取放被加热的物品。

5.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避免干烧;使用电吹风和电热枪时,不得阻塞或覆盖其出风口和入风口。

五、应急程序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5.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三)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有人触电他人要切断电路,不能直接接触。平时要注意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插销,实验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⑴切断电源开关; ⑵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⑶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院接替救治。

(四)创伤临时急救

1.烫伤:应涂上苦味酸和獾油。

    2.割伤:应以消毒酒精洗擦伤口,撒上止血粉或缠上创可贴。若为玻璃割伤,应注意清除玻璃渣。

六、后置处置

    1.上报与部门协调:当实验室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并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2.善后与恢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实验室正常秩序。

3.调查事故原因,追查责任人,对全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

上一条:建筑工程学院实验风险评估制度 下一条: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关闭